统金度解读当传政深上区香港O新融遇块链技术
最近几年,金融圈里"代币化"这个概念越来越火。我作为一个在科技金融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亲眼见证了这股浪潮从DeFi领域逐渐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记得去年和一位投行老友喝酒时,他开玩笑说:"现在不搞点代币化项目,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金融创新的。"虽是玩笑话,但也反映出这个趋势的迅猛发展。
监管新动向:香港STO新政解读
2023年11月2日,香港证监会发布了两份重要文件:《有关中介机构从事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的通函》和《有关代币化证监会认可投资产品的通函》。这两份文件被业内简称为《代币化通函》,可以说是为香港金融市场的代币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我个人看来,这份新政最核心的观点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解释:证监会把代币化证券看作是"穿上了区块链外套的传统证券"。就像给传统证券套上了一件科技感十足的外衣,但本质上还是那个"老熟人"。
新政亮点解析
新政有几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突破点:
首先,它彻底改变了2019年将证券型代币视为"复杂产品"的立场。记得2019年那会儿,我们团队帮客户处理STO项目时,光是解释"复杂产品"这个概念就要花掉大半天时间。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其次,取消了"仅限专业投资者"的限制。这个变化带来的想象空间很大,但要注意的是,公开发售制度的相关要求依然适用。
最后,明确了"最低额豁免规定"不适用于代币化证券。这个专业术语听起来可能有点拗口,简单来说就是代币化证券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不会触发特殊的监管要求。
代币化证券的监管逻辑
新政对代币化证券的定义很有意思:只要是在证券生命周期中使用了区块链技术(DLT)的传统金融工具,都可以被称为代币化证券。这让我想起去年帮客户处理的一个案例,他们把一支美国国债基金搬到了Stellar区块链上,没想到现在证监会直接用这个例子来定义代币化证券了。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采取了"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思路。虽然技术手段变了,但监管的核心还是看底层资产的本质。就像我们团队常说的:"区块链技术可以改变交易方式,但改变不了金融的本质。"
技术带来的新风险
作为见证过多次技术变革的从业者,我特别理解证监会对新技术风险的关注。新政明确要求中介机构要特别注意两类风险:
1. 所有权风险:比如区块链分叉时资产归属如何确认
2. 技术风险:包括网络攻击、系统中断等
记得去年有个项目因为智能合约漏洞损失惨重,新政要求必须进行代码审计,这确实是必要的保护措施。
中介机构的新挑战
新政对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人才储备:既懂金融又懂区块链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香饽饽。
尽职调查:不仅要调查底层资产,还要对技术供应商进行评估。
信息披露:需要向投资者清晰说明代币化带来的特殊风险。
最近有个客户跟我诉苦,说招一个既懂证券法又懂智能合约的法务实在太难了。这确实是行业面临的普遍挑战。
香港STO实践案例
新政发布后不久,太极资本就推出了香港首个面向专业投资者的房地产基金证券型代币(PRINCE Token)。这个案例有几个亮点:
- 最低投资门槛降至1000港元,远低于传统房地产基金的100万美元
- 投资者可以通过代币获得租金分红和资产增值收益
- 采用以太坊区块链进行结算
这个案例很好地诠释了代币化如何让传统金融产品变得更亲民。不过作为从业人员,我更关注的是它的合规架构设计。
未来展望
新政为香港金融市场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思考:
- 传统金融机构能否快速适应新技术?
- 监管科技(RegTech)如何跟上创新步伐?
- 香港市场能否支撑起这个新兴的融资渠道?
作为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代币化证券最有想象力的方向可能是为中国境内资产提供新的出海通道。不过具体如何落地,还需要更多探索和实践。
最后给同行们一个建议: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保持学习的心态很重要。我们团队每周都会组织新技术研讨会,这让我们在为客户服务时总能快人一步。如果你也在关注这个领域,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责任编辑:开源)
-
天啊!八月的加密货币市场简直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作为一个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苦笑),我不得不说这个月确实让很多人的钱包都"瘦身"了不少。比特币的"黑色八月"还记得2022年11月那次让人心碎的大跌吗?今年8月,比特币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了相似的"惊喜"。价格整整跌掉了10%以上,从近3万美元的"小康线"一路跌到2.5万美元附近。说真的,看着那些红彤彤的K线图,我都能听见无数投资人倒吸凉... ...[详细]
-
当John J. Ray III这位FTX新掌门人在6月放出重启风声时,整个加密圈都竖起了耳朵。说实话,我当时就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毕竟一个倒下的巨头想要重新站起来,可不是换个名字就能搞定的事。豪华竞购团浮出水面谁能想到,连纳斯达克这样的传统金融巨擘和贝莱德这样的资管巨头都按捺不住好奇,悄悄签了保密协议。更别说那些加密原生玩家了,像Galaxy Digital这样的机构简直就是虎视眈眈。不过最近爆... ...[详细]
-
各位西游迷们注意啦!11月3日这天可有大事要发生。超维空间要搞事情了,他们居然要让金翅大鹏和齐天大圣在我们的数字世界里来一场"神仙打架"。说实话,作为一个从小看《西游记》长大的80后,光是想想这个场景就让我热血沸腾。妖王争霸谁更强?记得小时候看《西游记》,最让我咬牙切齿的就是狮驼岭那段。那个金翅大鹏简直太狡猾了,居然把孙悟空装进了阴阳二气瓶,害得我那天晚饭都没吃好。这个和孔雀大明王菩萨同出一脉的妖... ...[详细]
-
最近整个加密货币圈都被比特币ETF可能获批的消息点燃了,大家都在欢呼雀跃。但作为行业老兵的BitMEX前CEO Arthur Hayes却给我们泼了盆冷水——这事儿可能没大家想的那么美好。当华尔街大佬开始囤积比特币Arthur在最近一次访谈中提出了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贝莱德的Larry Fink带着传统金融巨头们大举进场,把市面上流通的比特币都买光了会怎样?想象一下,你走进超市想买瓶水,结果发现... ...[详细]
-
今天早上盯着比特币走势看了一小时,发现这个行情真是磨人啊!典型的震荡走势,价格在一个区间内来回晃悠,像坐过山车似的。这种行情其实挺考验耐心的,不过只要掌握好节奏,机会还是不少的。根据我这些年盯盘的经验,38000美元这个位置很关键。从盘面看,每次价格靠近这个点位就会遇到明显阻力,有点像撞到天花板的感觉。所以我的建议是,当价格接近38000时可以适当布局空单,目标看向37500-37300区间。不过... ...[详细]
-
重磅!MetaTdex推出边交易边赚钱新玩法,首批用户已尝到甜头
最近我在研究Web3投资时,发现MetaTdex搞了个很"香"的创新。11月8日开始,他们的"交易即投资"功能正式发放首期分红,6442名参与用户半个月就拿到了8.2%的收益。说实话,这个数字比我预想的要高出不少,说明他们这套玩法确实有两把刷子。什么是"交易即投资"?简单来说,这就是一种"躺着赚钱"的模式。每当你在这个平台交易TT代币时,系统会自动扣一小部分钱放入Web3创新基金。这就像你在星巴克... ...[详细]
-
DCG惊天丑闻:加密界的"安然事件"正在上演本以为2022年SBF的FTX崩盘就是加密货币领域最黑暗的时刻了?太天真了!最近浮出水面的Digital Currency Group(DCG)及其CEO Barry Silbert的欺诈案,简直让人大跌眼镜。这家号称行业"百年老店"的公司,背后竟藏着如此惊人的黑幕。说实话,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加密货币泡沫破灭的业内人士,这次事件的恶劣程度还是刷新了我的认... ...[详细]
-
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怎么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市场上寻找真正的潜力股。优质项目的三大特质记得去年我跟风买了个号称要颠覆金融的项目,结果现在连官网都打不开了。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选币不能光看宣传,得看实实在在的东西。首先,这个项目得是个"三好学生":技术要过硬、社区要活跃、团队要靠谱。就像选股票要看基本面一样,在币圈也得看这些硬指标。最好是能蹭上当下最火的概念,比如去... ...[详细]
-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被大厂游戏垄断的时代,我们还能创造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答案或许藏在"自主世界"这个概念里。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游戏升级版,而是一场彻底的数字世界革命。虚拟世界的新范式想象一下,你正在设计的不再是一个受制于开发商的游戏,而是一个拥有完整生态的平行宇宙。在这个世界里,物理法则、魔法规则、经济系统都像现实世界的自然规律一样不可篡改。就像我们无法随意改变万有引力常数一样,这个... ...[详细]
-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UNFI这个项目突然火了起来,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想跟大家聊聊我的观察和看法。UNFI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Unifi Protocol DAO是一套非常有意思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说人话就是它提供了一套智能合约系统,让开发者可以更方便地在多个区块链上搭建DeFi应用。现在这个生态里的第一个产品uTrade已经上线了,这是个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功能上跟Unisw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