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团队的财创造2人如何人均1亿富神话惊人
在加密货币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有一个低调的团队正在书写令人咋舌的商业奇迹。Hyperliquid,这个由12名技术精英组成的小团队,人均创造的年收入竟然达到惊人的1.024亿美元!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比Tether高出10%,是OnlyFans的近3倍,更是把Nvidia、Apple这样的科技巨头远远甩在身后。
从挫折到辉煌的创业故事
时间回到2020年,几位来自哈佛、麻省理工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原本只是想做个加密货币做市商。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被当时交易所糟糕的用户体验彻底惹恼了——慢得跟蜗牛一样的交易速度、反人类的操作界面、时不时就宕机的系统。就像Jeff常说的:"我们当时气得想把电脑砸了!"
正是这种愤怒,促使他们在2022年决定自己动手打造一个真正好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他们把自己在Citadel、Hudson River Trading积累的高频交易经验全部倾注到这个项目里。经过两年埋头苦干,2024年底Hyperliquid横空出世,从此改写了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的历史。
火箭般的增长曲线
看看这些令人目眩的数字吧:日交易量从最初的几亿美元飙升至平均100亿,峰值更是突破300亿美元;未平仓合约从零增长到150亿美元;代币价格在短短9个月内暴涨15倍。最让人惊叹的是,他们的市场份额在去中心化永续合约领域已经占到惊人的75%-80%,把dYdX、GMX等老牌玩家远远甩在身后。
记得2024年11月29日那个疯狂的"创世"空投吗?价值15亿美元的代币雨让整个加密货币圈沸腾了。当天开盘价4.8美元,一小时内交易量就冲到1.65亿美元。我当时就在场,市场情绪之狂热简直像要炸裂一样。
12人创造商业奇迹的秘密
这个团队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用极简的配置实现了极致的效率。12个人的团队,个个都是行业顶尖人才。用联合创始人iliensinc的话说:"我们不要大公司那套官僚主义,我们要的是像特种部队一样的执行效率。"
他们的技术架构堪称艺术品:自主研发的Layer1区块链HyperCore,交易确认快得吓人——中位数只要0.2秒!每秒能处理20万笔订单。这种性能在去中心化世界里简直是降维打击。更绝的是他们独创的HyperEVM,让智能合约可以直接和订单簿对话,彻底解决了跨链延迟这个行业痛点。
颠覆传统的代币经济学
在人人都在玩"内幕交易"的游戏里,Hyperliquid偏偏选择了一条艰难但正直的路。他们把70%的代币都留给了社区,没有任何私募轮次来稀释普通用户权益。这种"共同富裕"的理念在当前这个割韭菜盛行的行业里简直是一股清流。
他们还有一个聪明的设计:用交易费回购代币。截止今年8月,已经回购了总供应量的8%-9%,相当于把3000万个代币锁进了金库。这种积极的回购策略给代币价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未来挑战与机遇
当然,Hyperliquid也面临着不少挑战。11月份的首个大额解锁就是第一个考验,团队需要平衡好释放节奏和市场价格的关系。新崛起的竞争对手如GTE也在虎视眈眈,这些项目背后都有顶级风投撑腰。
但在我看来,Hyperliquid真正的护城河在于他们已经建立的流动性壁垒和技术优势。就像AWS当年改变了云计算行业一样,Hyperliquid正在重新定义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础设施。他们提出的"流动性即服务"理念,让开发者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轻松构建交易应用。
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最近公开预测HYPE还有巨大上涨空间,这个判断我是认同的。当其他交易所还在为监管发愁时,Hyperliquid已经凭借技术实力在亚洲等市场站稳脚跟。
站在2025年的今天回望,Hyperliquid的故事完美诠释了"小团队也能改变世界"的创业真谛。在这个动辄几百人的行业里,他们用12个人的智慧创造了令人瞠目的商业奇迹。这不禁让人期待:当牛市真正到来时,这群天才还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责任编辑:盘点)
-
就在前几天,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获得了FDA的绿灯,即将开始脑机接口的人体临床试验。说实话,作为长期关注科技发展的业内人士,我既感到兴奋又有些忐忑。还记得2016年公司刚成立时,多少人把这当作马斯克的又一个疯狂想法?如今七年过去,这个"疯狂"正在变成现实。从实验室到病床:一个漫长而谨慎的跨越Neuralink在官网上发布的招募信息显示,他们正在寻找那些被渐冻症或脊髓损伤折磨多年的患者... ...[详细]
-
专家观点:现在买入ETH就像捡到宝,2200美元简直是个笑话
说真的,当我看到以太坊还徘徊在2200美元这个价位时,差点没忍住笑出声。Bankless联合创始人Ryan Sean Adams最近的一番话完全说出了我的心声——这简直是在送钱啊!作为一个跟踪区块链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必须说,以太坊现在的估值完全没反映出它的真实价值。数字告诉你:ETH被严重低估让我们看看硬数据:以太坊现在每年能创造27亿美元的收入,按这个算,市盈率在100左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详细]
-
最近整个加密圈子都陷入了"打铭文"的狂欢,这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疯狂收集小浣熊水浒卡的年代。昨晚FIL铭文上线,今早醒来就已经被抢购一空。看着朋友圈里那些圈外朋友焦急地询问"怎么买",我不禁想起了当年排队买限量球鞋的场景。说到技术原理,铭文就像是比特币交易的"备注栏"升级版。原本只能写几个字的备注,现在居然能塞下一张表情包!这种神奇的变化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用收音机偷偷收听境外电台的经历——技术的... ...[详细]
-
寒冬里最火热的消息莫过于币安新任CEO邓伟政(Richard Teng)要来台北了!这位金融圈摸爬滚打30年的老将,将在12月的台北区块链周首度公开亮相。说实话,作为一个见证了币安多次"换帅风波"的老韭菜,我对这次人事变动格外关注。不只是CEO首秀,更是Web3的未来图景还记得去年CZ卸任时的动荡吗?当时市场一片哗然。如今邓伟政带着"迈向十亿Web3用户之路"的主题演讲而来,这架势明显是要给市场喂... ...[详细]
-
嘿朋友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超级兴奋的消息 - 我们团队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上布局的多单全部漂亮止盈啦!整整5000美元的收益,说实话,这波操作连我自己都觉得特别满意。这波行情我们怎么抓住的?记得上周我们团队在做技术分析时,发现市场出现明显的底部信号。说实话,当时市场情绪还挺恐慌的,但我们坚信这是个绝佳的入场机会。就像我常跟学员们说的:当别人恐惧时,就是我们该贪婪的时候。具体到操作上,我们分别在比特... ...[详细]
-
朋友们,最近区块链世界可真不太平啊!我刚看完慢雾安全团队最新的11月报告,数字简直让人心惊肉跳——47起安全事件,3.49亿美元就这样人间蒸发了。这让我想起了去年频繁发生的黑客事件,看来DeFi领域的攻防战还在持续上演。借贷平台接连中招11月1日那天,Onyx Protocol就像是被开了后门一样,眼睁睁看着1164个ETH(约210万美元)被黑客卷走。有意思的是,这帮黑客用的手法和之前攻击Hun... ...[详细]
-
各位空投猎人们,今天我要分享一个能让你在ZkSync、Linea、Scroll这些热门L2上获得超额空投的绝妙方法。说实话,现在市面上的教程都太千篇一律了,但这个方法我亲测有效,而且特别适合不想花太多时间又想获得丰厚回报的朋友。为什么这个方法如此特别?记得上周我在Linea上测试这个方法时,整个过程快得惊人。只需要两个简单的点击操作,就能完成合约部署。这比那些需要每天频繁交互的笨办法聪明多了,毕竟... ...[详细]
-
作为一名在MOBA游戏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我太懂每次铭文更新时那种既兴奋又头疼的感觉了。记得去年冬季大版本更新时,新出的"寒冰侵袭"铭文系列让整个游戏的节奏都变了,我那会儿也是被虐得够呛。与时俱进才是王道说实话,我最开始也是个"守旧派",总觉得老铭文用得顺手就不想换。直到有天排位赛被对面一个用新铭文的维克托打得找不着北,才意识到这游戏不进步就会被淘汰。现在每次版本更新,我都会第一时间泡在训练营... ...[详细]
-
最近美国财政部放了个大招,他们正在认真考虑给DeFi世界装上"数字身份证"。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想在去中心化金融系统里加入身份验证机制,让那些想搞非法金融活动的人无处藏身。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我一点都不意外,毕竟现在DeFi就像西部淘金热,监管机构终于坐不住了。美国财政部的"数字身份证"计划根据《GENIUS法案》,财政部准备在智能合约里集成数字身份验证工具。他们设想得很美:通过API接口自动完成KY... ...[详细]
-
最近比特币市场可谓是跌宕起伏,连带着BRC20板块也跟着坐起了过山车。有趣的是,即便在这样的行情下,比特币铭文的发行量却逆势上涨,重新站上了16万枚的大关。这让我不禁思考,投资者们究竟是嗅到了什么机会?市场观察:ORDI与SATS的冰火两重天ORDI的表现可以说完全复制了比特币的走势,最近24小时跌了5.28%。记得今早开盘时还在49美元徘徊,转眼就跳水到42美元,然后又像触底反弹般回弹,14.8... ...[详细]